出版日期:2023-06-01 00:00:00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Global Shakespeare and Local Hamlets: Two Film Adaptations of Hamlet
著者:吳怡芬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藝術學研究 32, p.102-139
摘要: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全球魅力日益增加,顯見於他的作品於全世界各地舞台、電影,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改編。莎士比亞學者裘彬(Alexa Alice Joubin)指出,全球莎士比亞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建議全球與莎士比亞應該變成「同義字」(synonyms)。她認為全球莎士比亞之所以重要,在於其關注的焦點常與在地息息相關。全球莎士比亞的價值在於它所涵蓋的形形色色,以及它能夠彰顯在地莎士比亞的情境。這篇論文企圖以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探索在地莎士比亞與全球莎士比亞的連結,認為兩者之間不全然是相反的對比。全球莎士比亞透過在地情境的再想像與再現,將在地帶入全球認知的範疇,成為各種在地莎士比亞的交流頻道,提供一個傾聽各種相異文化發聲的平台。中國導演馮小剛的《夜宴》(The Banquet, 2006),以及印度導演威夏巴達瓦吉(Vishal Bhardwaj)的《海德》(Haider,2014)顯現《哈姆雷特》(Hamlet)如何被重置於中國與印度的歷史文化、政治脈絡,展現莎士比亞如何被中國武俠、儺祭面具與印度寶萊塢歌舞重新建構。這兩部電影改編檢視全球莎士比亞文化異質化的一面,探討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莎士比亞的互動;在地藉由全球流動而突顯其獨特性,全球則因在地性而彰顯其文化豐富性。
關鍵字:全球莎士比亞;《夜宴》;《海德》;電影改編;在地性;根莖理論;文化同質性/異質性
語言:zh_TW
ISSN:19961863
期刊性質:國內
收錄於:THCI Core Airiti Library Taiwan
審稿制度:是
國別:TWN
出版型式:電子版,紙本